但是面對著我們無法掌控的原材料價格體系,整個行業能指望鐵礦石的價格永遠徘徊于低位么?這顯然過于樂觀。2014年前三季度,在國內鐵礦石產能增加的背景下,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依然達到54.1%,而且我國鐵礦石依賴進口的局面將長期存在,原材料受制于人將不可避免。
面對其他種種復雜問題,整個
GB5310無縫管行業要想繼續“好年景”顯然還有許多困難亟待解決。
首要面對的莫過于化解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艱巨。
經過近幾年對產能過剩的治理,我國鋼鐵產業產能過剩問題有所緩解,增速有所放緩。但問題依然沒有根除。
GB5310無縫管廠家政策下調 鋼價震蕩下跌,有機構預測,2014年我國鋼鐵產能將超過11億噸,但產能利用率不到76%,未能達到國際上對產能過剩的評判標準(78%)。更為嚴峻的是,我國仍有部分落后的鋼鐵產能尚未淘汰。數據顯示,2014年政府計劃淘汰鋼鐵產能2700萬噸,但到9月底只完成了63%,淘汰落后產能壓力依然巨大。
淘汰
GB5310無縫管落后產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****不只是數字的下降就能萬事大吉。牽扯到人員安置、資產處置等復雜難題。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布《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五年內再壓縮鋼鐵產能8000萬噸。但僅以人員安置為例,如果按照行業平均勞動生產率水平,每1000萬噸鋼鐵產能直接就業人員2萬到3萬人計算,那么壓縮8000萬噸產能將直接影響20萬職工的就業安置問題,而且進一步壓減產能還將影響上下游、港口、運輸等相關產業,需要安置的人員將會更多。更難的是,2014年我國高爐新增產能3000萬噸左右,后期產能釋放壓力依然很大。
但是從發達****鋼鐵產業發展的路徑來看,壓減產能則是進行行業優化調整的必由之路,無法繞過。這需要相關部門以更大的決心和魄力來解決這一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