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奧氏體鋼配套的焊材,為了防止焊縫的晶間腐蝕,通常盡可能地降低碳含量,增加鈮,鈦等與碳親和力更強的元素以防止鉻的碳化物析出,顯著提高焊縫晶間腐蝕的性能。
奧氏體不銹鋼焊縫中的少量鐵素體不僅對防止和消除熱裂紋有利,同時對提高耐晶間腐蝕的作用也是有好處的,鐵素體存在于奧氏體晶粒之間,削弱奧氏體柱狀晶,樹狀晶的方向性,隔斷奧氏體晶界鏈接網狀碳化物析出,從而防止晶間腐蝕。因此,除Cr以外,焊縫中添加鐵素體形成元素Mo,Nb,Ta,Ti等也有利于提高焊縫的耐蝕性。
焊接接頭上c區發生的晶間腐蝕現象稱作焊接熱影響區腐蝕(weld decay),是焊接時熱影響區峰值溫度達到450~850℃的敏化溫度,因此出鉻的碳化物Cr23C3而在腐蝕環境中使用后產生的晶間腐蝕(見圖2)。這種腐蝕大多數是發生在C含量≥0.08%的18-8(302鋼)型鋼的焊接接頭上。碳含量≤0.08%時(如304),只進過一次循環的焊接接頭熱影響區則不常見,但進過多層,多道焊則有可能發生,碳化物的析出特別是在敏化溫度范圍緩慢冷卻,則危險性較大。當然這些鋼種用在腐蝕性不大的環境如高低溫容器,建筑結構,建筑裝飾,車輛,農機,家電,廚具等,仍可廣泛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