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2012年底,我國前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只占全國的45.94%,前20家占60.98%。工信部提出的目標是,到2015年,前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要占到全國產量的60%。此外,創造和擴大國內鋼材需求,消化一批過剩產能。研究適合我國GB5310無縫管產能轉移的境外投資重點區域,鼓勵國內有實力鋼鐵企業“走出去”,轉移一批過剩產能。除了控制產能,工信部還要求著力推進高性能鋼材推廣應用。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繼續擴大高強鋼筋的推廣應用范圍。
鋼鐵流通行業發展方式落后,核心問題之一是行業信息化水平低,主要表現為信息標準化程度低;信息化覆蓋程度低;信息化商業模式創新程度低。
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,全國政協委員、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更加關注電子商務平臺在鋼鐵流通領域的運用。他在兩會提交的提案中表示,目前我國鋼鐵流通行業發展方式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,企業普遍虧損,虛假倉單質押融資等信用事件頻發,難以有效發揮服務鋼鐵上下游、協調平衡供求關系的基本功能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鋼鐵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。
繼之前的“養豬計劃”之后,武鋼因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再次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。據了解,6月底武鋼上線了“召之即來”城市服務中心,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或電話獲得快餐、家政等服務。這一巨大的主、副業差距的背后,是目前中國鋼鐵業的尷尬現狀產能嚴重過剩、需求不斷放緩,鋼鐵巨頭們不得不依靠副業來彌補日益虧損的賬目。
近日工信部發布了《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》(簡稱《條件》)征求意見!稐l件》明確提出,從2013年起我國鋼鐵企業嚴禁生產一級螺紋鋼筋、二級螺紋鋼筋等屬于落后產能的產品。分析人士指出,在政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中,政策能否執行到位將成為成敗的關鍵。對虧損嚴重的中國鋼鐵業而言,能否依靠“汰舊換新”**終實現扭虧為盈,仍需留待時間檢驗。